目錄

瑜珈三角式:鍛鍊體態和紓緩疼痛
三角式,源自梵文 Utthita Parsvakonasana,藴含側伸和三角形的意象,通過延伸身體側面的肌肉羣,形成三角形狀而得名。


練習方法:
- 雙腳張開與肩同寬,左腳尖指向前方,右腳尖指向側方。
- 上半身朝前彎曲,左腿伸直,右腿微彎,前傾至髖部前側。
- 左手置於左腳踝外側,右臂朝上延伸,與地面垂直。
- 目視上方,保持穩定的呼吸。
- 維持 10 次呼吸後,回復站立,換邊練習。
功效:
三角式主要伸展腰部側面的肌肉羣,有效訓練腰線和馬甲線。此外,它還可以:
- 強化核心肌羣
- 伸展大腿內側、臀肌和髖關節
- 促進脊椎靈活性、打開胸腔、緩解肩膀僵硬
- 按摩肝臟和脾臟(分別向右和向左練習時)
注意事項:
- 頸部有傷者應遵循醫囑練習。
- 心血管疾病、高血壓患者應避免頭部低於心臟,以免腦部充血。
- 孕婦應避免過度彎曲腹部和腰部,以免造成胎位不正。
變體練習:
側身伸展:
- 將一條腿彎曲,跨過另一條腿,將腳放置於膝蓋外側。
- 雙手臂環抱,深呼吸。
- 呼吸 10 次後,換邊重複。
半魚王式:
- 平躺,右膝向上抱起。
- 左腿伸直,右臂向右側伸展,目光追隨右手。
- 左手將右膝輕按向地面。
- 呼吸 10 次後,換邊重複。
坐姿扭轉:
- 端坐,將身體保持挺直,不可弓腰。
- 右腿伸直,右臂舉過頭頂,手肘置於左膝蓋外側,身體向後扭轉。
- 換邊重複。
平躺抱膝扭轉:
- 平躺,雙腿向上捲起至胸前。
- 利用腹部將身體扭轉,雙腿向一側傾倒。
- 換邊重複。
注意事項:
每個動作持續 3-5 次呼吸,建議睡前練習 3-5 組。
瑜伽體式三角式:強化下半身和核心肌羣
瑜伽體式三角式(Trikonasana)是一種站姿,具有強化下半身和核心肌羣,同時改善平衡和柔軟性的功效。
步驟:
- 雙腳與肩同寬站立,腳尖朝前。
- 將右腳向右踏出一步,約為左腳的兩倍距離。
- 向右扭轉上半身,同時將左臂伸向天花板。
- 將右臂向地面延伸,手掌朝下。
- 將目光集中在右手的食指上。
- 停留 5-10 個呼吸。
- 換邊練習。
好處:
- 強化腿部、臀部和核心肌羣
- 改善平衡和柔軟性
- 舒緩背部疼痛
- 促進消化
- 減輕壓力和焦慮
注意事項:
- 如果有膝蓋或下背疼痛,請避免練習三角式。
- 懷孕期間請勿練習。
- 練習時請保持呼吸順暢。
變體:
- 廣角三角式:將雙腳張得更開,以增加難度。
- 側角式:將上抬的手臂彎曲,手肘靠近耳朵。
- 扭轉三角式:將頭部轉向手臂伸展的方向。
常見錯誤:
- 膝蓋向內彎曲:保持膝蓋朝向前方。
- 上半身前傾:保持上半身挺直。
- 手臂伸展不足:盡可能地伸展手臂。
- 保持過長時間:適可而止,以免造成傷害。
對比三角式和半月式
特徵 | 三角式 | 半月式 |
---|---|---|
上半身 | 扭轉 | 側彎 |
下半身 | 雙腳分開 | 雙腳併攏 |
難度 | 中等 | 困難 |
強化肌羣 | 腿部、臀部、核心 | 腿部、臀部 |
其它好處 | 平衡、柔軟性 | 平衡 |
總結
瑜伽體式三角式是一種強效的姿勢,具有多種好處。通過練習,可以強化下半身和核心肌羣,改善平衡和柔軟性,並減輕壓力。通過仔細遵循步驟並注意注意事項,可以安全有效地享受三角式的好處。
延伸閲讀…
大吃大喝後必練「三角式」按摩脾臟、拉伸髖關節
Parivrtta Trikonasana 或旋轉三角形姿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