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錄

山式:瑜伽的基礎
在瑜伽練習中,「山式」是一個既基礎、又具有難度的體式,堪稱所有體式的根基。它不僅能矯正我們的姿勢,還能為其他體位奠定穩固的地基,讓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的體態保持平衡和輕盈。
山式順位要點
足部與踝關節
足部受力均衡分佈於5個蹠骨頭部和跟骨處,呈三角形支撐身體重量。膝蓋上提至膝外側中心與外踝成垂直。


骨盆
通過髂前上棘和恥骨聯合形成的三角形平面垂直於地面,使骨盆處於中立位,保持腰椎自然曲度。
腰椎與胸椎
骨盆在中立位下,腰椎也會保持自然曲度。胸椎連結雙肩和頸椎,保持上臂和頸部的垂直。
手臂上舉
雙臂上舉過頭,掌心相對,主動收緊手臂肌肉,提升雙臂高度,同時保持脊椎延展、眼睛向上。
注意事項
足弓塌陷/扁平足
導致足部受力點偏離中心,增加整個足部的負荷,造成踝關節疼痛和步態異常。
初學者指引:山式四步驟啟動
通過以下步驟,初學者可以在練習中領悟山式的精髓,避免「傻站」的誤區:
- 將注意力集中在上提膝蓋,而非後頂膝蓋。
- 感受大腿前側肌肉的收緊,而非過度伸展側腰。
- 猶如觀想旗幟升起一般,關注斜方肌下束的延伸和下降。
- 始終收緊下腹,卷尾骨,保持這些基礎不變。
遵循這四個步驟可以讓初學者在練習山式時更有目標,體會到這個基本體式的深刻意義和魅力。
表格總結
骨骼區域 | 順位要點 | 注意事項 | 修煉技巧 |
---|---|---|---|
足部 | 6個點三角形受力 | 足弓塌陷 | 收緊大腿前側 |
踝關節 | 3個點垂直線 | ||
膝關節 | 2個點垂直線 | ||
骨盆 | 三角形水平 | 骨盆前後傾 | 調節至中立位 |
腰椎 | 自然曲度 | 保持骨盆中立 | |
胸椎 | 雙肩和頸椎垂直 | ||
手臂 | 雙掌合十大腿垂直 | 收緊斜方肌下束 | |
整體 | 垂直水平線交錯 | 遵循四步驟啟動 |
瑜伽的山式站立步驟
瑜伽的山式站立,是瑜伽練習中最重要的基本站姿,具有穩定和伸展身體的功能。它看似簡單,但要正確執行並不容易。遵循以下步驟,即可掌握瑜伽的山式站立步驟:
步驟
步驟 | 指南 |
---|---|
預備動作 | 雙腳打開與肩同寬,雙手自然下垂。 |
雙腳踩實 | 將重量平均分配在雙腳上,腳趾朝前。 |
伸展小腿 | 抬起腳趾,伸展小腿肌肉,腳跟往下壓。 |
提膝蓋骨 | 收緊大腿內側,將膝蓋骨朝上提。 |
伸展大腿 | 向大腿施加壓力,向上伸展,並使大腿與地面平行。 |
收緊腹部 | 收緊腹部,並保持脊椎挺直。 |
打開胸腔 | 將胸腔向上抬,同時保持肩部放鬆。 |
伸展手臂 | 手臂向上伸直,手掌相對,指尖朝向天空。 |
保持 | 保持姿勢 5-10 秒,或根據個人能力延長時間。 |
練習要點
- 保持雙腳與地面平行,腳趾不要外八或內八。
- 將重量均勻分配在左右腳上。
- 伸展大腿時,保持膝蓋伸直,但不要過度用力。
- 腹肌收緊,但不要憋氣。
- 脊椎始終保持挺直,避免拱背或彎腰。
- 打開心胸,不要聳肩。
- 手臂保持伸直,指尖朝向天空。
- 練習過程中,可以閉上眼睛,專注於身體的變化。
益處
瑜伽的山式站立具有許多益處,包括:
延伸閲讀…
瑜伽體位-山式站立(Tadasana)精準正位解剖分析
4張圖4個步驟,教你瑜伽山式的發力點和肌肉啟動的先後步驟
- 增強體力:伸展肌肉,增強體力。
- 促進平衡:提高平衡感和協調性。
- 改善姿勢:矯正不良姿勢,減輕頸部和背部疼痛。
- 緩解壓力:幫助減輕壓力和焦慮。
- 提高專注力:培養專注力和身體覺知。
注意事項
- 如果有腳踝、膝蓋或背部問題,請在練習前諮詢醫療專業人員。
- 如果感到眩暈或其他不適,請立即停止練習。
- 循序漸進增加練習時間,避免過度用力。